流动博物馆 本报图片由本报记者 胡瑾 摄
?
巴渝民俗博物馆展览
巴渝民俗博物馆镇馆之宝——家神龛
文物鉴赏交流活动
本报讯(记者 曹丽华)博物明志,宁静致远;博物休闲,身心双安。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上午,渝北区“5.18国际博物馆日”暨第九届文化遗产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巴渝民俗博物馆举行,正式拉开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文化遗产宣传月的序幕。
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镇街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区收藏家协会代表,博物馆志愿者,市民代表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据介绍,今年5月18日是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6月9日是第2个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为“文化遗产的传播和传承”。5月18日至6月9日,是我市第九届文化遗产宣传月,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我区在此期间将举办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旨在让市民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文化遗产,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
启动仪式上,博物馆志愿者宣读了倡议书,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博物馆发布了藏品征集公告,即日起启动征集工作。
“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走进这里的人,一定会了解到更多的巴渝历史,希望更多的市民走进博物馆,触摸历史。”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的文化遗产宣传月活动内容丰富,接下来的近一个月时间内,我区镇(街道)也将联动起来,集中开展专题展览、流动博物馆进社区学校、非遗展演、“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
当天,我区还举行了民间收藏品交流鉴赏会和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流动展览)等。
在民间收藏品交流鉴赏会上,社会各界藏友带着自家的“宝贝”到现场,和专家、藏友交流心得。“专家说我的钱币有收藏价值,我可要好好保存。”现场一位藏友告诉记者,这个钱币自己收藏了十几年,这次它的价值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很是欣慰。
在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流动展览)活动中,通过展示“国家大调查”的丰硕成果,引导市民了解渝北区的悠久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今天过得太有意义了,平时我们对文化遗产的接触较少,通过参加活动,增加了对文物的了解,还学到了不少收藏知识。”现场一位市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