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经济

互联网大数据助力的华丽转型
——探访段记西服“5秒测量15天成衣”承诺背后的奥秘

一消费者正在段记西服人体数据测量中心体验

本报记者 陆世玲 摄 

  走进一间“小黑屋”,只需3至5秒即可生成与自己身材完美匹配的专属3D模型,然后通过个性化定制平台又可以自己挑选服装款式、体验参与服装设计,并在15天内收到自己的“爱衣”。这样的效率与体验,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不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让创始于1980年的“段记西服”有了十足的底气,他们“5秒测量15天成衣”的承诺,让不少人颠覆了对制衣行业的传统认识。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5秒测量15天成衣”这正是制衣行业的“瓷器活”,段记西服如此自信,想必肯定是炼好了“金刚钻”。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回兴服装城大道的重庆段氏服饰实业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了这家企业的奥秘。

  4000万服装模型汇聚海量数据

  “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原来讲货比三家,现在货比三十家都是轻而易举的事,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同时,消费者也越来越挑剔,将就合身的衣服已经不能满足中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了。”重庆段氏服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远红说,时代带来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改革的风浪来袭,段记西服迎风而上。2006年,该公司就已经着手研究客户板型大数据,2015年下半年,段记西服将28年来采集的量体数据进行重新组合,综合运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3D模拟仿真技术、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了一个“大数据”平台。并于2015年实现消费者服装个性化需求与企业生产的有效结合,促进产业链的转型和升级。

  “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向个性化定制转变,这是互联网时代服装行业的新趋势。”段远红说,这么多年来,他已经制作了约4000万个服装板型的模型,不同的模型可以组合出万万亿种搭配方式。有了这一个“大数据”,今天段记西服的各个门店,均能通过计算机扫描顾客体型,几秒钟就能在数据库中找到对应模式,实现定制生产。

  段远红表示,他们通过大数据,从原来的人力劳动转为智能化控制,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降低成本,整体生产力比以前提高了30%以上。

  3D智能测量5秒完成私人定制

  这段时间,段记西服不少店面都增加了一间“小黑屋”。走进这间“小黑屋”站立3秒左右,便可完成一场“私人定制”。

  段远红介绍说,这间“小黑屋”实际上是一台3D人体数据测量机器,是段记历时三年和美国公司合作研发的仪器,并拿到了56项国家专利。

  “‘小黑屋’的系统分为3D智能测量仪和3D试衣系统。3D智能测量仪能在5秒内将人体90多项数据测量出来,然后利用这些数据组合成3D智能人体模型。消费者只需站入其中,3D量体系统就会三维扫描其身段,并与段记核心人体大数据自动匹配,自动生成最适合的人体模型和试衣效果。”段远红详细介绍说,3D量体系统能够将误差控制在0.01mm内,成功做到用数据去分析人体的八大体型(挺胸、驼背、禅背、狭胸、斜肩、耸肩、大肚、标准),无论是什么身材,系统都能找到最贴合的模型。这样就解决了身材差异带来的穿衣效果不佳的问题,让每一个人的模板都是“私人定制”。

  全品类平台让消费者全程参与

  完成了模型的“打印”,接下来便是对应服装的设计了。“过去,服装都是被设计师设计好了直接制成成品销售,而我们这里,消费者可以体验参与设计的全过程,大到整个板型、小到一颗纽扣的款式、颜色。”段远红说,这样的便捷得益于一款名为“裁衣天下”的APP。

  段远红说,“裁衣天下”APP是目前国内首个全品类个性化服装定制平台。消费者可以直接通过该平台,自主选择喜欢的面料、款式、颜色及口袋,并直接在网上下单。付款后只需填写时间、地点,公司便会派专业的量体师和客户进行沟通,并上门服务。

  “这样的制衣过程打破了传统的制衣模式,将复杂的线下量体裁衣变成了简单快捷的线上量体裁衣,将只依靠量体师经验量出来的的人体尺寸变成了更准确更精密的人体大数据,不仅成衣合身、合意,还大大缩短了制衣的过程,为消费者提供了方便。”段远红说,消费者还可以在该平台上,通过移动互联网的可视化流程,全程跟踪自己的订单,清楚了解到自已定制的服装进行到哪一步,对服装定制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顾客下单到收到成衣,最多不超过15天时间。

  “如今,我公司已经从过去大规模化的生产销售转向了个性化定制,订单量番了4倍,而且所有产品零库存、零返工率、零退货率,顺应了市场需求,实现了转型升级。”段远红说,未来几年依旧是大数据、智能化的舞台,他们将紧跟市场步伐,努力在新的变革中脱颖而出。

编辑:渝北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