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欢阅读的刘江生写得一手好书法
本报记者 胡瑾 摄
“读书的经历改变了我的人生,让我尝到了甜头,所以我对读书的兴趣是越来越浓。”说起自己对于阅读最大的体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影视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刘江生这样说道。
如果时间倒退几十年前,刘江生可能不会想到,未来的自己会与文字为伴。改变总出现在最不经意间,从家中长辈带回的几张用于糊墙的旧报纸开始,从邻居、同学家里的几本书开始,刘江生对阅读的痴迷越来越深。从学生到工人,从技术员到记者,从记者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人生轨迹因为阅读、因为写作不断改变着、丰富着、精彩着……
阅读,感受文字力量
说起自己与阅读的结缘,是一个偶然。小时候的刘江生跟随父亲生活在重庆第二机制砖瓦厂的家属院。父母工作忙碌,他就和小伙伴一起发掘属于童年的乐趣,一个偶然的机会,家人拿回几张旧报纸准备糊墙,刘江生拿着报纸反复读了好多次,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后来上了初中,刘江生又从邻居、同学处借到了一些书籍,“我记得那时候读到了裴多菲和普希金的诗集,还有李白的诗选,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普希金的诗《小花》。”兴之所至,刘江生即兴朗诵了起来:
我在书里发现一朵小花,
它早已干枯了,也不再芬芳,
因此,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许许多多奇异的遐想
是哪一个春天,在哪一处它盛开的?开了多长时间?……
“那时候年纪轻,记性也好,很多诗都是过目不忘,到现在我都还能背下来。”刘江生告诉记者。后来,刘江生初中毕业上了中专,虽然当时的大环境不好,但他还是想办法找来各种书籍,田间、贺敬之的作品,乃至后来的四大名著以及《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悲惨世界》等等,刘江生对阅读的热爱一发不可收拾。
阅读,改变人生轨迹
中专毕业后,刘江生被分配到重庆通用机械厂当工人,在工厂上班的日子异常忙碌,但他没有放下阅读的爱好,每天下班后,只要有时间,他都用来读书。“那时候我到处借书看,做读书笔记,看的书多了,我也开始尝试自己写,还尝试着把自己觉得不错的作品投到报社、杂志社。”刘江生说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刘江生的第一个作品《工厂短歌》组诗发表于《贵阳文艺》,其后,他的其他诗歌作品陆续发表,尤其是1981年发布于《重庆日报》的长诗《在党的旗帜下》获得了各界的认可。渐渐地,他在重庆文学界,甚至中国文学界都有了一些名气。1992年,刘江生第一部报告文学作品《盐汁与火焰》发表,这部瞄准奋斗在经济战线上人物故事的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当时的刘江生早已离开了重庆通用机械厂,凭借出色的文学功底,他已经成为了重庆《现代工人报》的一名记者。“在当记者的同时,我还兼任了报社经宣部主任一职,工作非常忙碌,文学创作减少了很多,但因为记者需要接触不同行业的人,为了让自己在采访时有话可问,期间我也阅读了大量书籍,经常是一边采访、一边学习,知识面得到了极大扩充。”刘江生告诉记者。
阅读,需要择益而从
在刘江生看来,阅读实在是一件让人愉悦的事,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提高修养。阅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谈话,其语言中闪烁智慧的火花,就能提高一个人的生活品位。
“比如我们读书,可以体会古战场上‘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宏大,可以体会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机,可以向孙子请教兵法,跟海明威谈斗牛,跟司马迁谈天下大事。”刘江生说道。但他同时也认为,世间的书籍万千,种类繁多,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却有限,要想真正读有所获,阅读者还需要注意书籍的选择性。
刘江生说,每一本书都有其意义,正如培根名言所讲:“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人要想通过阅读有所获,必须要先学会择重点。要择重点才能明白事理。“以我自己为例,我读一本书,一般会思考,读这本书,书中哪些东西是一般应该知道的,哪些是应该永远记住的,我通过读书也学会了如何组织和整理书中的知识,只有做到了去芜存菁,读书才真正是有意义的,才会达到读书的目的。”刘江生说道。
推荐书目>>>
《国富论》
推荐理由:本书为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指南,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思想界、尤其是经济思想界潮流和走向的某种折射和反映。本书的经济思维范式,比如“政府的主要职责”“教育的重要”等,对今天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公共事业”,同样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货币战争》
推荐理由:本书破译世界财富密码,揭示了国际金融骗局中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在如今中国金融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大举深入中国金融腹地的时期,本书意在告诫人们警惕潜在的金融打击,在这场“不流血”的战争中,我们应该做到如孙子所言,“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世界纪录片精品解读》
推荐理由:本书所选精品世界纪录片40部,其中国外24部,国内16部,时间跨越了整个世界影视史,风格更涵盖纪实表现、政治、先锋等,内容涉及社会现实的记录、历史的探索、思想的传播等多方面,可以说囊括了国内外纪录片的代表之作。
《世界经典电影荟萃》
推荐理由:本书在《世界电影博览》下卷百部电影故事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增删,让经典电影更加充满诗意,在表现生命和时间的同时,更加直观地让读者了解人和社会,给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