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渝北区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区将建成100个农民聚居区,其中包括提档升级的农民新村38个、农民聚居区示范点62个。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住房、交通、卫生、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力争将农民聚居区建设打造成为渝北的新名片。那么,我区新建成的农民聚居区究竟有什么特点?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改变?石船镇麻柳村、茨竹镇秦家村、古路镇古路村坚持一村一特色、聚力打造农民聚居区精品作出了较好的示范。
石船镇麻柳村 搬新家住新房 新生活喜洋洋 ??? 本报讯(记者周新宇)一栋栋青砖勾缝、白墙灰瓦的雅致楼房矗立在御临河畔,宽敞的道路、满目的花草围绕在楼房的四周,一派青山绿水和谐共生的田园景象。这就是石船镇麻柳村御景苑农民聚居区一期的新面貌。自2017年底以来,不少农户已住上美丽的江景房。 “新的聚居区环境好、配套好,政府还给我们发放了补助金,大家都很喜欢。”说起入住的新居,八社的村民鄢运淑笑得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儿女们都在城里工作,少有时间回乡下来小住,搬家前,除了忙些农活就是看电视。自从住上新楼房,自己和老伴的晚年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住上了跟城市楼房一样气派舒适的新房子,还与同村的老姐妹们住得更近了,不仅平日里有个相互照应,而且可以随时一起开展娱乐活动,即使儿女不在身边也不觉得孤单了。 据介绍,石船镇麻柳村御景苑农民聚居区总占地面积为346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8325平方米,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完成。目前,一期建设工程6幢106套房屋、28个门市主体已于2017年12月交付使用,惠及农户300人。 茨竹镇秦家村 村民搬新家 城里人也羡慕 ??? 本报讯(记者?陆世玲)每到傍晚,渝北区最偏远的秦家村球场便热闹了起来。一排排川东民居风格的二层小洋楼前,绿树为幕,广场为台,忙碌了一天的秦家村民脱下工作服,换上轻便装,合着欢快的音乐跳起了坝坝舞。生活在这里的农民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不想离开土地的农民也想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怎么办?茨竹镇秦家康居示范村建设从农民群众最关心、受益最直接的基础设施配套、环境卫生整治入手,着力推进新村规划规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据了解,茨竹镇秦家康居示范村位于茨竹镇秦家场,是政府规划组织,农民自行筹资,统一建设的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农民新村,主要是为安置华蓥村老岩危岩搬迁户和天友高山牧场搬迁户。 ????据悉,秦家康居示范村一期规划占地3.7公顷,现已建成28户农房及村活动中心一栋,总面积接近6000平方米。新村在规划之初就结合新农村建设,将新村定位为以天友高山牧场为依托而打造的一个为旅游服务的服务型康居示范村,使搬迁农户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还能兼顾发展旅游接待,增加收入。 古路镇古路村 新村提升颜值 打造“幸福范本” ??? 本报讯(记者?柯雨)宽敞笔直的水泥路、崭新靓丽的小洋楼……古路镇古路村2社新塘湾农民新村的“颜值”让不少人眼前一亮。曾经破旧落后的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了古路村村民的幸福窝。 ????去年9月,新塘湾农民新村建成,村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搬进了新居。“新塘湾农民新村总户数106户,总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三种户型满足村民的住房需求。”古路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新村入住率达到了80%。 ????“参加了几次村民大会,大家也会对新村建设提提建议,看着新房一点点修好,等待的过程也是幸福的。”村民颜泽忠说,前不久,农民新村的路灯也已经全部完善,晚上出门锻炼身体的人也越来越多,“过去,天一黑,大家都不爱出门,喜欢在家看电视”。如今,左邻右舍住得近了,有了宽敞的小区道路、明亮的路灯,夜晚的古路村也热闹起来。 ????“新村延续了兴盛村孝悌苑建筑的巴渝风貌,还配备了运动健身等配套设施。”古路村有关负责人说,后期建设规划中,还将努力完善新村生活设施,让村民享受更多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