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部门
我区将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打好“乡村”牌 做靓“山水渝北”品牌

?

  放牛坪万亩梨园 通讯员 艾欣 摄

?

  我们要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扎实打好“乡村”牌,做靓“山水渝北”品牌。

  每年三月,李花次第绽放,远望如皑皑白雪,近看似凝霜冰花,大有半山李花满山雪之意境,让人恍惚进入了童话世界。而在朋友圈里,到处都有市民们驱车前往印盒“看雪”的照片……“如今,3月到印盒看‘雪’已经成为了家庭春游必不可少的活动了。”家住两路的市民李女士说。和李女士一样,不少市民都将渝北乡村作为必游之地。

  “要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扎实打好‘乡村’牌,做靓‘山水渝北’品牌。”刚刚闭幕的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渝北将突出农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那么,下一步,渝北将如何打造升级版的“乡村旅游”?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

  注重精品塑造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在渝北,春日李花漫天雪、梨领春光花满园的印盒李花、放牛坪梨花、大盛天仙谷、茨竹十里荷花走廊、兴隆花海等乡村旅游精品,无不令人陶醉。

  区农委负责人介绍,为了打造更多这样的宜游地,今年,我区将以“巴渝乡愁”项目为抓手,加快编制“三环十景”农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深入实施精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着力建成一批集生产、教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农业主题公园、农旅融合精品园等乡村旅游景区(点)。到2020年,打造3条精品乡村旅游环线、3个特色旅游镇、4个田园综合体、5个市级乡村旅游特色村、11个乡村旅游特色景区、11个特色小镇、50个“一园一景”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园,实现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20亿元。

  注重环境提升 建设更高颜值的渝北乡村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木耳镇金刚村,山水田园映衬着农家村落,青山绿水间,勾勒出一幅清丽淡雅、乡愁浓郁的美景,俨然成了一处“看得见、摸得着、留得下”的乡村旅游点。

  “勾勒这幅美妙景致的一支重要‘画笔’,就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区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区将以“八改”为整治重点,以“六化”为整治标准,突出房屋整治重点,破解环境打造难点,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此外,还将持续推进生态景观建设。树立“乡村公园”的理念,以各镇、村核心资源为依托,打造“一村一景”;推进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景区化建设,打造“一园一景”;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打造“一院一景、一户一景”;建设“路边有绿化,道路从森林中穿过”的景观路网系统,打造“一路一景”。


  注重设施完善推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全区旅游发展大会提出,要全面开展乡村旅游点提档升级工作,结合茨竹镇实际,我镇将围绕‘西部莫干山·渝北华蓥山’发展总思路,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板。”茨竹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加快推动乡村旅游接待设施升级,打造精品旅游接待设施,逐步打通串联荷花走廊与放牛坪景区的连接,打造“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乡村旅游示范片。具体来说,重点抓好放牛坪景区、十里荷花长廊提档升级,加快推进“三环四景”,打造一个休闲避暑、旅游观光、写生游乐、特色采摘的乡村旅游特色小镇。


  石船镇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石船镇将以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为统领,坚持“以旅促农、以农兴旅、农旅结合”的发展原则,依托铜锣山和明月山的自然和生态优势,结合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发展巴渝民宿和五星级农家乐,提档升级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能力,打好“铜锣山国家矿山公园和40里花果长廊”两张主力牌,唱响“春赏花、夏采果、秋养生、冬美食”乡村旅游四季歌,做足“旅游+”文章,将石船建设成为渝北“后花园”、主城市民“休闲地”,全力打造石船旅游升级版。

?

编辑:渝北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