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险洞村樱花小镇一隅。
本报记者 郑和顺 摄
大盛镇天险洞村,地处渝北和长寿交界、海拔1000多米的明月山上,白岩梁子与九寨连环山并行绵延30余公里,在山巅形成“两山夹一谷”的槽谷地带。
天险洞的村名,缘于这里有个以险著称的溶洞。好几年前山外有个老板来考察,最终丢下一句“洞漂亮,可地方太偏、落后,开发成本太高”就走了。
然而,几年的时间,天险洞村变了,山外更多的老板进来了,外出务工的回来了,山里的资源开发出来了,游客进山了,村民的钱包鼓起来了……这些改变,离不开一位辛苦坚守了二十多年的党员干部——天险洞村党总支书记廖有财。
特色农业让村民鼓起钱袋子
廖有财今年55岁了,他是1997年9月21日入党的。前几天在党总支主题党日活动中,他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梦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应该成为所有共产党员的人生信条。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更加懂得了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与责任,我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在追求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己的个人理想。”
入党的第一天,在党旗下宣誓的那刻,廖有财就定下了目标——把家乡建设好,带领更多的村民致富。在21年的党员生涯中,他坚定信念跟党走,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村里的发展尽心尽力,为身边群众竭诚奉献,彰显了一名基层党员深厚的爱党情怀和无私的为民风范。
当选天险洞村党总支书记后,廖有财和班子成员积极探索,带领群众先行先试,通过对天险洞村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先后流转了土地120余公顷、林地530余公顷,引进19家企业、组建3个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村里搞起了蔬菜、中药材种植和生态鱼鳅、高山泉水冷水鱼养殖,成功创立了“天险洞牌”蔬菜、“渝北张关老腊肉”、“天险洞蘑菇”、“天险洞牌灵芝”等农业品牌。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多元。这不但让在家“留守”的村民们鼓起了腰包,也让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回家乡发展。
在新村开饭馆的老叶夫妇就是回乡创业的村民之一。“没想到,在老家收入不比在外地打工差哟!”老叶夫妇在外打工十多年了,听说家乡发展迅猛,夫妇俩尝试回乡创业,果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农旅融合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老叶的饭馆如此火爆,除了村里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外,更是离不开天险洞村的旅游开发。
多年来,廖有财带领班子成员始终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思路,结合辖区“一带两区”,即“特色农业体验带、地下溶洞观赏区、云龟山游览休闲区”的产业布局,努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
“农业产业起来了,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增加产业的附加值。怎样增加?就是要发展休闲旅游,带来旺旺的人气。”廖有财说,天险洞村森林覆盖率达90%,有530多公顷原始的樱花林和130多公顷楠木林,有6000年海底奇石景观、地下泉眼,有天然形成的天险洞,还有白莲教遗址、汉朝悬棺、古村落、白云寺庙等,这些都为生态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如今,在天险洞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的火热建设场面随处可见。避暑纳凉度假村、高山蔬菜采摘园、高山水产养殖园、林下经济养殖园、有机草莓园、高山花果体验园和白岩山老腊肉生产基地等运行成熟,樱花小镇里的聂家院子、高家院子和龙塘湾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的建设效果有目共睹。
天险洞村越来越美,村民们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自2013年举办首届樱花节以来,每逢周末和假日都有不少市民来观景、赏花、探险、采摘体验。
??? “到周末节庆日,或者樱花节、草莓节的时候,我们忙都忙不赢,前来吃饭的游客排着队等着……”老叶夫妇说话间满是喜悦和满足。
抓好班子建设当好“火车头”
廖有财说,村里的发展凭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实现的,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新形势下,如何找到基层组织工作的着力点,村党总支提出了“111 X”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廖有财说,“111”的内容是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落实的,即每月按固定时间、固定学习内容、固定格式开展好1次“支部主题党日”;各级党组织要抓好1次节假日支部活动,利用流动党员回乡过节的时机,组织流动党员过组织生活;还有一个“1”,即外出1月以上(含1月)的党员,离开前要向所在支部报告行踪,工作单位发生变化时,要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变化情况。“X”为该村党总支自创的内容,即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比如党员教育管理提醒机制、告诫机制以及QQ群、微信群通报学习情况机制、“三个一”活动机制(党员之间互相提一条对方的缺点;为身边党员提一条整改意见;为村里的发展提一条好的意见建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句简单明了的口头禅,诠释了基层党组织在党的一切工作中的带动引领作用。‘111 X’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做到了党员教育管理的全覆盖,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延伸,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廖有财说,他通过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得出,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只有“车头”充满活力,才能带动村民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