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荟琳)近日,区委、区政府正式出台《渝北区精准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未来,我区将围绕“如期稳定脱贫、巩固脱贫成果、完善长效机制”三大任务,开展定期入户、爱心众筹“两项活动”,突出产业覆盖、危房改造、设施延伸“三个到户”,狠抓就业帮扶、教育资助、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四个到人”,全面聚焦特定贫困群众,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能力,努力让贫困群众同全区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据了解,在开展定期入户活动中,我区将继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将每周星期二定为渝北扶贫帮困日,重点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组织全区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帮困,切实让农村贫困人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开展爱心众筹(含结穷亲)活动中,我区将引导区慈善会、区红十字会,依法依规开展爱心众筹(含结穷亲)募捐活动,广泛动员社会成功人士、企业团体、爱心组织、社会热心人士等积极参与爱心众筹,不断提升脱贫致富能力。
在开展“三个到户”工作中,坚持一户一策,采取以奖代补、改补为投等方式,因地制宜选准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念好“山字经”,种好“揺钱树”,打好“特色牌”,确保产业覆盖到户;要建立完善农村存量危房台账,深入推进农村存量危房整治,确保危房改造到户;要通过大力实施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扶贫“五大工程”建设,确保设施延伸到户。
同时,狠抓就业帮扶、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社会保障“四个到人”。为此,我区各相关部门要依托人力资源数据库,建立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积极发展“归雁经济”,深入实施产业骨干人才和“雨露计划”“一户一人一技能”培训计划,加大贫困人口订单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力度,并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劳动力,精准实施就业创业扶持。要深化健康扶贫工程,全面夯实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社会救助“五重保障”,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区财政将出资设立5000万元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开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26种大病兜底保障一批”专项行动,及时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贫困人员纳入民政救助、红十字会“兜底”对象,确保健康扶贫落实到人、精准到病,确保因病致贫农户的乡村医生签约服务率、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同时,要深化教育扶贫工程,完善防止因学致贫返贫长效机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确保应保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