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部门

律师进驻派出所 化解纠纷促和谐 ——区公安分局探索服务群众新机制侧记

?

在人民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本报记者 蒋婧 摄

  “有困难找民警”,这是大多数人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想起的解决方案。然而,接到群众报警报案,民警出警后时常发现群众反映的其实是民事纠纷,在进行调解时,又常碰到超出公安职责范围的问题,无法给民事纠纷当事人提出解决矛盾的法律途径,十分为难。如何解决这一难点?区公安分局的创新做法是:建立律师驻派出所服务机制。

  2016年以来,区公安分局通过完善人民调解和公安机关行政调解联动工作机制,搭建普法平台,建立起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模式,努力把矛盾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不断营造全民遇事心中有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依法的氛围。

  专业调处,告别调解“和稀泥”

  “卡一直在你手上,我看都没看到,你凭啥不全部还完?”“我刷好多还好多!”今年1月,黄泥塝辖区居民李芸找到负责代办业务的朋友刘健,委托其代办某银行信用卡,但信用卡办理成功后,刘健因为各种原因未按时交付给李芸,后刘健因为急需用钱在告知李芸并经同意后用其信用卡消费。3月,李芸发现信用卡显示欠费13630元,要求刘健返还,刘健表示自己只剩下12442元未还款,并且目前没有资金,需要一周左右才能还款,双方为此产生纠纷,闹到黄泥塝派出所。

  在详细了解情况后,民警认为这起纠纷属于经济纠纷,于是将两位当事人带至律师驻派出所调解室,由律师来主持调解工作。原来,除去消费欠款,剩下的1188元为信用卡年费,于开卡日已经在卡内直接扣除,此年费为该信用卡每年需要交纳的费用。在律师为他们讲法理、摆法条之后,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消费欠款由刘建还清,李芸自行还年费款,二人签署了人民调解协议并现场履行。“律师驻所后,极大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荷,使我们有更多精力专注主业,辖区治安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处理该纠纷的民警说,“在律师调解纠纷的过程中,我们也向律师学习,很有收获。”

  据区公安分局警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区公安分局在渝北辖区依法设立公安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1个派出所调解室,公开选聘7家律师事务所的45名律师进驻基层派出所,担起“人民调解员”这一职责,全年365天坐班,提供专业、高效、无偿的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治宣传和协处警情等服务。

  在线调解,足不出户解纷争

  “每个派出所调解室都有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区公安分局警令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区公安分局开发建成包括数据层、管理层、应用层等3个层级和表单管理、流程控制、案件研判等8大功能模块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专线网络,对律师工作信息实时录入、两级审批、跟踪管理,并由后台数据库全面汇总梳理。通过该信息管理系统实时采集、分析、研判基层矛盾纠纷信息,切实提升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建立起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模式。

  基于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区公安分局研发网络视频模块,充分融合视频会议系统,在全区12个偏远派出所建设“网络调解室”,打造覆盖辖区全域的视频调解网络,由公安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库驻所律师分批分次“网络坐班”,对偏远农村地区群众请求派出所调处的疑难矛盾纠纷,采取实时、预约等方式,开展远程视频调解。“目前已在悦来、洛碛、兴隆、空港、石船、统景等6个派出所建设‘网络调解室’。”

  今年5月,悦来派出所“网络调解室”刚安装完视频调解设备,正在进行测试连线时,突然两名男子吵着走进派出所,让民警为他们说理。原来,二人均系悦来某施工工地的工人,因为倒开水一事,一方不小心把另一方轻微烫伤,双方为医药费问题争执不下,于是来到悦来派出所让民警解决。恰逢“网络调解室”正在连线仙桃派出所,于是,仙桃派出所调解室的驻所律师在线进行调解,向当事人详细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最终,二人握手言和。“你们这个洋玩意儿搞得还可以嘛!”离开时,当事人向律师和民警表示了感谢,并连连夸赞“网络调解室”。

  以和为贵,巧妙调解促和谐

  “他一个大男人欺负我一个小姑娘,还有没有道理了!”4月9日上午,龙溪街道某童装店女员工罗某在使用音响高音促销时,惹恼了相邻的家具商场男员工郜某,郜某认为音响声音太大,难以忍受,前往童装店要求将声音调小,被对方冷漠拒绝后,双方发生剧烈争吵并互打了耳光,随后向新牌坊派出所报警要求调解解决。听取双方陈述及对质后,驻所调解律师围绕“罗某大声播放宣传广告是否违法?郜某是否有权利要求罗某将播放声音调小?对双方互相造成的伤害是否需要对方赔偿?”等此次纠纷的争议焦点,向双方耐心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做思想工作,双方均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并达成调解协议,承诺不再因此事发生任何纠纷。

  在调解过程中,驻所律师最大限度考虑各方的利益,坚持“以和为贵”的核心精神,坚持调解优先的现代法治精神,避免了矛盾纠纷的进一步激化升级,充分发挥了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律师作为更具专业水准的人民调解员,充分运用民商事等法律知识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纠纷当事人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定纷止争,凸显了专业高效的调处优势。”区公安分局警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45名驻所律师都经由区法院备案,律师驻所调解出具的调解协议经司法确认后,可直接作为法院强制执行依据,大幅度提高了司法效率。

  像李芸和刘建、郜某和罗某这样的纠纷,经驻所律师调解后达成协议的并不在少数。据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驻所律师累计提供免费服务1.8万余次,其中调处纠纷3168件、纠纷化解率达98%,信息管理系统提供预警信息216条,应用化解矛盾109条,消除风险隐患31条。驻所律师促成劳资、债务、赔偿纠纷当场兑现化解率达到40%。警力转投治安防控成效显著,去年全区110刑事警情、刑事案件立案同比分别下降32%、33%。

编辑:渝北编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