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盛镇天险洞村漂亮的樱花小镇
本报记者 郑和顺 摄
初夏时节,新雨过后,走进大盛镇天险洞村,远山如黛,近水含烟,绿油油的稻田尽处是一排白墙灰瓦红檐的农家大院,平整的石板小径延伸至房前,干净的水泥公路联通到村口……昔日偏远破败的聂家院子,“摇身一变”成为名叫“樱花小镇”的美丽乡村。
一位老人坐在堂屋门厅的藤椅上,欣赏着这“水满田畦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的乡村美景。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今年以来,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在去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基础上,对标对表中央、市委最新要求,顺应回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启动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以此作为实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抓手,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久久为功 上下联动
一年接着一年干
整洁、卫生、环保、美丽是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共同需求。农村美不美,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记者在区城乡建委采访时获悉,2017年,我区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5亿元,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在全区13个镇街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11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片(美丽宜居村庄),提升了农村“净”界,增加了乡村“颜”值,全区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并在全市开拓了一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同联动、互相促进之路,为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贡献了渝北力量。
??? “农村仍然不够美,破烂的土房子比较多,农村居民生活习惯还比较差,屋内屋外脏乱现象仍较普遍……”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动员会上,区委书记段成刚指出我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任重而道远,要求大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渝北乡村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保护好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是乡村振兴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区按照中央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了《渝北区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目前,全区11个镇和2个街道已全面启动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区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区将投入建设资金约8.4亿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13个,涉及农户12429户;示范点13个,涉及农户634户。
精准施策 “八改六化”
整出安居乐业美丽家园
“一家人都高兴!房子崭新,日子红火!”石船镇胜天村24组村民李忠绪被问及是否对房屋改造满意时,他笑着连声表示“满意”。
今年4月,石船镇把胜天村23、24组纳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结合农村危房整治工作,围绕“缺什么、补什么”,依托现有传统建筑、田园、溪流、桃林等资源,以“八改”“六化”为整治标准,对约50户村民的房屋以及村落环境进行改造优化,全面提升了该村的人居环境。目前,已完成样板房整治2栋,其他房屋整治16栋,拆除危房重建9栋。
李忠绪家的房屋是三间平房,风貌颇为陈旧,屋前屋后杂乱无章。在整治过程中,工匠们按照区城乡建委提供的建设导则,对残破的土墙进行整修,并涂上规定色号的白漆,同时保留原屋的基脚石,让房屋焕然一新后还保留了乡村韵味。另外,工匠们还进行了电路、厕所、厨房、院坝、畜禽圈舍等整治工作,对房前屋后的沟渠、便道等进行了清理打造。
经过一个多月的施工,一幢乡间的美丽农舍“跃然”林间。如此惊人的变化,不仅让李忠绪笑得合不拢嘴,让许多城里来的人也禁不住要停下脚步,想在此“隐居”。
这“八改”“六化”何以如此有魔力?区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八改”就是改水、改路、改电、改厕、改厨、改院、改圈、改房;“六化”就是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亮化、文化。“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胜天村的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说。
“让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产品变商品……”记者了解到,胜天村通过产业和旅游结合,保护好了绿水青山和田园风光,留住了独特的乡土味道和乡村风貌,用实际的行动兑现“果乡胜景、幸福乡村”的愿景。
示范带动 点面结合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和美丽乡村风景,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现在我们的日子才叫好哦!”在大盛镇天险洞村聂家院子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聂国平由衷地感叹:道路更加宽敞通畅了,房子院子更加美观整洁了,城里人都来旅游了,大家的收入增加了……
得益于今年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盛镇遵循“因地制宜、废物利用、美观协调”的原则,参照“坡屋顶、小青瓦、灰屋脊、白瓦头、三角檐、木门窗、白粉墙、石墙裙”八要素的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对聂家院子的9栋普通民居进行风貌整治,并适当保留了原有乡土元素,利用院子内的边角空地通过植绿栽花打造景观“小品”,并巧妙摆放农民自发提供的石磨、石槽、木椅等,营造出浓郁乡愁的氛围。
“类似‘樱花小镇’这样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我们已经打造完成了十余个,今年将继续打造13个。”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区将坚持点上整治、线上改观、面上美观,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粪污治理、村容村貌形象提升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据介绍,到2020年,全区农村行政村的农民住房、饮水、出行等基础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生态、宜居,基本形成长效管护机制,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将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受益农户覆盖率达到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