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英看望社区空巢老人 本报记者 胡瑾 摄
有句话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里最美的风景。作为全国文明城区,多年来,渝北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文明的含义,传递着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关爱。
家住龙塔街道紫福路社区的志愿者陈万英就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从2014年担任社区网格员以来,她帮居民们反映、解决了不少问题。有人说她是在“管闲事”,但她不在乎,只是想着要把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好,就是这份热心和细心,既赢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信任,也让她成为小区里最受欢迎的人。今年,她还被评为了2017年度渝北最美志愿者。
消除安全隐患,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陈万英家住金玉满堂小区,这是紫福路社区的一个老旧小区,住户以中老年人居多。作为一名网格员,陈万英每天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巡楼,4栋楼房,333户居民,合计100层楼,每一栋楼她每天都要去巡一次。
“多亏了陈大姐,上次我出门正好电话响了,锁了门忘了把钥匙拔下来,急匆匆出了门,幸好陈大姐巡楼看见了,帮我拔下来,还在门上贴了条。要是碰上小偷,后果真不敢想。”说这话的是金玉满堂小区的居民潘颖(化名),说起陈万英对自己的帮助,她连连竖起大拇指。
这已经不是陈万英第一次这么做。据陈万英讲,遇到这种事情,一般来说,她会先敲门,如家中有人就会现场提醒他们,如家中无人她就会帮他们关紧大门并取出钥匙交到社区办公室,同时留下纸条让他们到社区办公室去取。
除了帮居民处理类似小事外,陈万英在巡楼中还曾发现过消防隐患,并及时处理,避免了发生严重后果。去年11月,陈万英在巡楼过程中闻到楼道里一股烧焦的味道,她赶紧在邻近几层挨家挨户敲门查问。原来,是一居民用老式水壶烧水,把水烧干了,人在客厅看电视又睡着了,要不是陈万英的敲门声惊醒了他,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严重后果。
真心关爱邻居,让居民住得更舒心
除了担任网格员,热心的陈万英还加入了紫福路社区成立的“邻里互助会”,为小区里需要帮助的邻居提供帮助。与她同住一小区的邻居老左(化名)一家就是她对口联系的一户“特殊”家庭。
老左和妻子、儿子一起生活,一家人本来生活和美,没想到几年前老左的儿子因为受到刺激导致精神失常,老左老两口的收入仅够糊口,儿子的病情就没有得到妥善医治。
想到孩子这病属于家丑,所以老左一直没有对外讲过。不想一次意外争执让警察上了门,儿子小左的病情才在小范围内被人得知。陈万英就是其中一人,她找上门,想看看老左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其实老左家主要就是两个问题,一是孩子看病问题,二是相关费用问题。”陈万英告诉记者。小左虽然精神失常,可仍具有一定思考能力,他一直非常排斥去看病,加之治疗费用缺乏,进而导致病情延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连几天,陈万英都到老左家与儿子小左交流,终于说服了他同意住院并接受治疗。为了解决小左看病的费用,陈万英又到社区咨询,看小左这个情况能不能得到相应救助。在社区、街道的帮助下,小左看病的费用得以落实,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小左的病情稳定,又在社区帮助下在家附近找到一份工作。
“这下我们老两口的心可算踏实了,多亏了陈大姐,不然我们家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提起陈万英,老左一家充满了感激。
助力社区事务,让居民住得更开心
除了小区居民对陈万英充满感激,对于紫福路社区的工作人员来说,陈万英这个名字更是异常熟悉,每次社区需要居民帮助,陈万英总是第一个报名。
前年,紫福路社区创新推出“六步参与式”工作法,在社区推行参与式自治管理,征集网格员参与到社区事务处理中,陈万英就成为其中一个代表,在社区与居民当中搭建起沟通桥梁,促使问题解决;去年11月,紫福路社区又推出了“社区管家”服务,作为熟悉楼栋情况的网格员,她又义不容辞地成为了一名社区管家,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烦恼;作为一名侨属,陈万英还被社区居民推选为社区归侨侨眷义工服务队的队长,带领有意向的侨眷们参与一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反正我也退了休,平时闲着也是闲着,如果能利用空余时间为大家做点事,我感觉日子过得更充实,收获到更多满足,我不觉得累,反而乐在其中。”当记者问她平时是不是很忙时,陈万英笑着说道。
正是这份甘于奉献的热心,让陈万英收获了很多荣誉:2015年她被渝北区评为优秀网格员,2016年被区妇联评为“优秀巾帼志愿者”,2016年被龙塔街道评为“助人为乐”身边好人。
“今年,我又很荣幸被评为2017年度渝北区最美志愿者,我很开心,这是大家对我付出的认可,也是让我继续做下去的动力,只要我有时间有精力,我就会把志愿服务一直做下去。”陈万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