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网  >   社会
用25年的坚守呵护“一家人”的幸福
——茨竹镇慈善敬老院院长黄维明和同事们关爱院民二三事

  黄维明(左二)和同事与老人们亲切交谈并了解他们的需求

  本报记者 曹丽华 摄

  “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这句话,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有的人》中的诗句。

  而这句诗,用到茨竹镇慈善敬老院院长、共产党员黄维明和他的同事们身上,正是非常合适的。

  “大兄弟,我这辈子独身,你待我比儿女还细心体贴,我就是死了也瞑目了。”这是20多年前黄维明在敬老院悉心照料一位老人时,老人发自肺腑地对他说的话。

  也正是这句话,激励着黄维明在敬老院一直坚守了25个年头,从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到如今年过六旬的老者,他带领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始终保持一颗火热的心,用满腔真情无微不至地照料着院里的孤寡老人,把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他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美好。

  规范化管理

  用智用行打造和谐家园

  黄维明是一名退伍军人,1973年参军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前“火线入党”,在战斗中荣立个人三等功。退伍到了敬老院工作后,他一直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和初心,一心投入到敬老院的工作中,用准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让敬老院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用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情怀让老人们的生活和谐而温馨。

  茨竹镇慈善敬老院里有80多名孤寡老人,其中,年龄大的有90多岁,年龄最小的也有60多岁了。这些老人年龄、身体、性格、文化程度、饮食爱好等各不相同。

  怎样才能将来自不同地方、喜好不同的他们统揽到一起,建起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呢?

  “我们主要通过‘用智用行’开展管理工作,‘用智’就是开动脑筋,采用部队军事化管理模式,用制度管人,同时,‘用行’就是管理人员要用实际行动树立标杆,让老人们看到榜样示范后无话可说,自觉遵守。”身为退伍军人的黄维明将部队的管理模式运用到了敬老院。“虽然老人们的年纪都比较大,不能完全像部队那样严格要求,但准军事化要求还是能够实现的。”黄维明说,在遵守作息时间、房间内务整理、清洁卫生打扫等方面,敬老院通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化训练后,老人们大都做到了“步调一致”。

  除了制度管人,敬老院还倡导人性化管理。在敬老院里,老年人之间难免会发生磕磕绊绊的小矛盾,黄维明和工作人员都会及时地发现矛盾苗头,查明问题根源和原因,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解及早地消除隔阂,让院民的生活更加和谐。

  要做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黄维明为了做好这件事,经常带头成天呆在敬老院里,与院民交心谈心,了解大家的心思和想法,做到问题早发现,矛盾早化解,照料老人们更周全。为此,黄维明经常放弃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他的老伴和儿女在两路城区生活,他至少要时隔半个月以上,有时忙起来甚至要两三个月才能和家人团聚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茨竹镇慈善敬老院内环境整洁清新,地面干干净净,老人们房间里家具摆放整齐有序,床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老年人彼此之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精细化服务

  用心用爱温暖院民心扉

  在敬老院里,老人们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幸福指数,尤其在饮食上老人们比起年轻人来说更为讲究。

  “我们已进入新时代了,要让老人们一起共享美好生活。”黄维明经常叮嘱管理人员,一定要在老人们的饮食上提供精细化服务。

  实现精细化服务,关键在于要“用心用爱”。黄维明经常到老人们中间去了解他们饮食上的需求,然后因地制宜地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口味。敬老院专门聘请了两名有资质的厨师给老人们做饭,他们每天都变着花样让老人们吃到可口的套餐。

  “凡是老人们喜欢吃的,就是我们要用心去做的。”黄维明在敬老院兴起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他总是每天都将食谱公布到一块小黑板上,提前让老人们知晓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或建议,随后挖空心思地为老人们筹备心仪的食材,让老人们感受到“该享受到的都享受到了,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

  老人们喜欢吃嫩玉米、嫩胡豆,黄维明就组织工作人员在嫩玉米、嫩胡豆上市时多购买一些,将嫩玉米从棒子上脱粒后和买回的嫩胡豆一起存放进冰箱里,保证嫩玉米嫩胡豆在当季销售完毕后老人们还能吃得上这些喜欢的食品。

  老人们牙齿不好,喜欢吃软和一点的饭菜,敬老院就变着花样煮软和一点的菜肴。今天让大家吃上肥而不腻、软糯可口的烧白、明扣,明天提供细嫩可口的河水豆花或香喷喷的酥肉,后天吃到味美可口的鸡鸭或者红烧牛肉……

  老人们不喜欢吃辣的,为了让老人们吃起菜来有味道,黄维明就购买了三口与成年人一样高的泡菜坛,每个坛子里泡满了两三百斤酸菜,随时可用来做菜激活老人们的味蕾。

  真情存于点滴之间。黄维明带领工作人员在细微之处用心用爱温暖了老人们的心扉,呵护着老人们的身体。80多岁的老人郑兴木说:“我们身体好,都是院长和各位管理人员的功劳,他们把我们的饮食调理得很好。”

  人性化关爱

  情用力撑起幸福人生

  “老人们除了有生活上的需求,还有精神等其他方面的需求,我们要多给老人们人文化的关爱。”黄维明经常嘱咐院里工作人员,一定要用情用力撑起老人们的幸福人生。

  在敬老院,老人们房间里热水器、开水壶、电视机、电风扇、空调等电器设备一应俱全,作为管理人员,黄维明和同事们每天都会加强巡查,检查设备是否完好,能否正常使用。查看老人们能否收看得到电视节目,保证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敬老院里还开设了棋牌室,安装了健身器材,老人们可以三五个一起打打牌、下下棋,还可以利用院内的健身器材健健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瘫痪或生病需住院的老人们,黄维明和同事们都会给他们开“小灶”。亲自或安排专人给他们清洗马桶、换洗衣服,端茶送饭喂饭,对生病需要住院的老人则送到医院并悉心护理……

  白天忙碌了一天后,黄维明还和同事们在晚上轮流值班,到老人们房间里查看安全情况。有的老人,醒来看到他们还在忙碌,总是动情地说:“这么晚了你们还在关心我们,连瞌睡都睡不好,真是太辛苦了!”

  对于黄维明和他的同事们来说,长期从事着这些事无巨细的繁琐工作,他们的真实感受是:“的确是很苦很累,但比起这些老人们来说我们还算幸福的,我们就是要让他们拥有跟我们一样的幸福!”在他们看来,“老人们高兴了,我们就高兴!老人们快乐了,我们就快乐!”“看到老人们幸福了,我们累在身上,但甜在心里!”

  “让老人们过上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这就是我们这些从事老年服务工作者的不懈追求!”黄维明和他的同事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

编辑: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