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博览中心宛如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停留在嘉陵江岸
通讯员 尹宏炜 摄
2017年渝北全年共接待游客2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6.7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59亿元、同比增长15.06%;入境游客280.87万人次、同比增长7.75%,过夜游客达到1129万人次、同比增长13.84%,为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发展、改善民生作出了积极贡献。接下来,我区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打造渝北旅游升级版。
突出首站地位 打造“临空旅游”升级版
渝北用三公里跑道连接世界。随着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的投入使用,江北国际机场开通的国内外航线已达191条,其中国际航线72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经突破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36.6万吨,跻身全国十大机场之一。
要充分利用江北国际机场这一交通枢纽,将人流物流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势,转化为快进慢出、快旅慢游的旅游优势,真正让3800万过境旅客变为入境游客,叫响“临空之城”品牌。
打造重庆特色展示窗口。渝北作为外地游客打卡重庆的首站,是外地游客了解重庆的第一窗口。我们要整合全市文化、美食等特色资源,加快建设面向世界推介重庆旅游的精品展示区,把渝北建成为一个展示巴渝风情风物风土风貌的平台,让八方游客首临渝北就能感知重庆之美。要丰富渝北自身产品供给。围绕机场人流的吃、住、行、游、购、娱,创造更多更优质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来了渝北既有看头和吃头,还有住头和耍头。
突出精品精致 打造“都市旅游”升级版
都市游是渝北旅游的主力军。渝北城区具有山水城市的特点,是宜居之城、时尚之都,有全球第三大城市中央公园——重庆中央公园,有新光天地、金港国际等时尚购物中心,都市旅游大有可为。
着眼让近者悦、远者来,紧密结合城市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彰显城市个性,让每一位游客在渝北都市都有宾至如归、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的深切感受。
做优规划。现在游客对一个地方旅游资源的感受和评价,已不仅限于景点景区,而是一踏上这个区域就开始体验,其中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棵树、每一座建筑、每一个厕所、每一处商铺甚至每一个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态度都会影响游客对这座城市的总体印象。做城市规划时要将旅游元素融入进去,突出“景城一体化”发展理念,从游客角度考虑提前布局相应城市功能配套设施,丰富城市旅游的生态和人文内涵。
突出农旅融合 打造“乡村旅游”升级版
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扎实打好“乡村”牌,做靓“山水渝北”品牌。注重精品塑造。要立足渝北山、水、林、泉、洞等多样性和差异性特色资源,加快编制渝北全域农旅融合发展总体规划和“三环十景”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专项规划,先期在每个镇打造一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把多彩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形成四季可览、四季可游、四季可享的乡村旅游特色景区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在渝北乡村坐下来、住下来、静下来。注重环境提升。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按照“见青山、看绿水、记乡愁”的要求,大力靓化乡村生态环境,抓好房前屋后、荒山荒坡、公路河道绿化。同时,注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厕所粪污治理、村容村貌形象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广大乡村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
突出资源特色 打造“温泉旅游”升级版
依托统景温泉五星级招牌,加大景区改造力度,完善温泉中心、度假酒店等配套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整体形象,加快推动统景温泉提档升级,争创统景国际温泉城国家5A级景区。
狠抓产品开发。“十里泛塘河,九曲十八湾。”“泉飞千尺瀑,月载一舟行。”统景温泉景区除了温泉资源外,还拥有峡谷、绝壁、瀑布、猿猴等众多旅游资源。按照“有故事可说、有美景可看、有项目可玩”方向,充分利用特有资源,开发一批康体养生、峡谷观光、绝壁探险等休闲、游览、体验项目,充分做好“温泉 ”这篇文章,丰富提升统景旅游项目品质,切实把统景温泉打造成周边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源,增强统景温泉旅游小镇吸引力。
突出内涵挖掘 打造“人文旅游”升级版
用足用好渝北人文宝贝。深度挖掘、传承和弘扬渝北特色文化,精心整理、创作和演绎一批具有浓郁传奇色彩的地方传说和故事,给旅游项目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提高旅游的文化附加值,让我们的景区景点既有“高颜值”,又有“好气质”。
做好历史文化游。要依托两江国际影视城,整合龙兴古镇历史文化资源,花大力气打造成“辐射全市、享誉西部、影响全国”的历史文化名镇。做好慈孝文化游。要深入挖掘古路慈孝文化,讲好慈孝故事,写好慈孝文章,组织开展亲子体验、慈孝文化学习等活动,传承慈孝文化。同时,要发挥《古路·乔》这部公益电影的宣传引导作用,扩大渝北慈孝旅游文化知名度。做好红色文化游。碧津公园内有王朴烈士塑像,大盛镇明月场有张伦烈士纪念亭,还有悦来的杨袁善、唐虚谷烈士,这些都是我们的红色文化资源,要加强资源整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与红岩联线加强合作,力争将渝北的红色文化纳入红岩联线精品旅游线路,扩大影响力。
突出宣传推介 打造“会展旅游”升级版
2017年国博中心共举办展会展览、大型会议、赛事演出及各类节庆活动260余场、参与人数近500万人次,会展直接收入19亿元、拉动消费148亿元,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国际博览中心本身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宛如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停留在嘉陵江岸。她依山傍水,公园环抱,古镇相伴,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公园展馆、人文展馆、生态展馆,也是一座集展览、会议、餐饮、住宿、演艺、赛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场馆。下一步将完善旅游线路,开发国博中心与周边中央公园、仙桃数据谷、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旅游专线,吸引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同时在消费上做文章。巨大的参展人流必然带来大量的消费需求。